要安全地使用好电气设备,离不开安全装置的保护。电气设备安全装置是安全使用电气设备,防止电气事故发生的安全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安全装置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在日常工作中,因保护装置失效而发生的事故并不少见。因此,安全防护装置应始终灵敏可靠,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
1.保险丝。熔断器一般安装在电网和电气线路中,是最基本的安全装置之一。当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或过载工作时,保险丝的熔断器会自行熔断,切断电路,避免用电设备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保险丝熔断器,仍应按原规格配置,不能用其他金属丝或超规格保险丝代替,否则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容易发生事故。
2.断路器。断路器又称过载保护开关,当电路过载、超过允许限度或发生短路时,能自动断开电流电路的安全装置。断路器如耐拉瓷瓶、支撑瓷瓶损坏破裂或同时接地、筒体着火爆炸、严重漏电、开关跳动振动、套管端子熔断或熔化、接入侧套管烧断、着火或连续出现大火花等故障,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处理。
3、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为防止用电设备或线路因意外漏电而设置的保护开关装置。当电器设备漏电时,开关装置能迅速切断电源,防止外壳、机架意外通电危及人身安全。该设备应与设备或线路的额定值相匹配,并且对正确动作高度敏感。通常安装在导电铁板、电架、水、液体、潮湿物料等场所和对地电压高于150V的可移动电路和电气设备中。
4、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使用的特定电源电压系列。中国的安全电压等级为42V、36V、12V、6V,一般安全电压为36V和12V,如便携式照明、便携式电动工具等。如果没有特殊的安全结构和安全措施,安全电压为36V也应该采取。在工作场所狭窄、难以移动和周围有大型接地体等环境中,如金属容器、隧道、矿山、便携式照明应使用12V的安全电压。
5.屏幕保护。屏幕保护是防止触电、短路和电灼伤的有效保护措施。在一些电气设备绝缘不便或强度低,不能保证安全运行时,必须采取遮盖、屏蔽等措施,如采用遮盖杆。 Shield、box box等 遮蔽杆(又称遮蔽杆),是用来防止操作者无意中触及或过分靠近带电体,在安全距离不够时操作的屏幕保护装置。一般用干燥的木头、橡胶或其他坚韧的绝缘材料,高度不得低于1.7m,以下距地面不得超过10cm。屏蔽棒与带电体之间,根据电压的高低,应留有相应的安全距离,如工作有特殊需要,可采用绝缘性能高的屏蔽,部分屏蔽带电体。所有使用屏蔽杆(shield bar)的部位,均要悬挂“高压危险”或“触电危险”警示、警示牌,并使用灯光或声音等信号装置,表示有电可做不得靠近,当人体越过屏体靠近带电体时,能使屏体防护带电体自动切断联锁装置电源,确保人员安全。屏幕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防火性能,金属材料制成的屏幕保护要注意绝缘和可靠接地或调零。
6.绝缘。利用不导电的气体、液体和固体,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称为绝缘。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线路安全运行,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运行低压线路及设备绝缘强度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的规定:1V工作电压对应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kΩ;在线路和设备绝缘强度要求1V工作电压的潮湿场合相应具有不小于500Ω的绝缘电阻;控制线绝缘电阻一般要求不应小于1MΩ。
7、保护接地和调零。保护接地和调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或意外触电的重要预防措施。接地是一种保护措施,在发生故障时,接地电压的金属部分接地可能会出现危险;零线是正常状态下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接至零线的一种保护措施。接地应符合安全要求,连接必须牢固,入地深度不得小于0.6m,与建筑物保持1.5m以上的距离。要安全高效地使用好电气设备,除了要有完好无损的电气设备和可靠的安全装置外,还要有相应的安全规程和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
来源:电工基础知识网